2月10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虎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南京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相關情況。
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今年市建委將進一步簡化聯合驗收模式,探索實施更多改革舉措,做到審批流程再優化、審批用時再減少、企業負擔再減輕,為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貢獻城建力量。
鉚足干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在本周一召開的全市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指出,這是一次收心會,也是一次開工會;⒛晔讉工作日,南京已經鉚足了干勁,以擔當有為的精神風貌、踔厲奮發的干事激情,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韓立明指出,今年的營商環境建設,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對標新規則、新標桿,更大力度保障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更高水平推動數字化轉型、更加突出優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躍、本質公平、充分開放”的發展環境,努力邁入全球營商環境一流城市行列。
全面便利,就是以企業和群眾“最多說一次”“一件事一次辦”為目標,努力實現流程最優、環節最少、用時最短;高度活躍,就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促進資源要素高效配置,為實體經濟降成本、為市場主體增活力、為創新發展積后勁;本質公平,就是把法治作為最好的營商環境,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充分開放,就是加快形成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體制機制,大幅提升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力。
乘勢而上,持續優化聯合驗收新模式
《南京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共28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其中在深化工程建設項目“一體化驗收”方面,提出綜合運用承諾制等多種方式靈活辦理驗收手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主管部門“一口受理”。我市自開展聯合驗收改革試點以來,便將建設、規劃、人防等部門的驗收事項聯合起來辦理,進一步壓縮聯合驗收承諾時間。2021年,全市共有132個項目選擇了聯合驗收模式,每個項目可節約20天左右,竣工驗收效率提升近50%。
乘勢而上再加力。今年市建委將進一步優化聯合驗收,將參與驗收的規劃、人防等各部門加入施工過程服務監管,對已滿足使用功能的單位工程開展單獨竣工驗收,簡化實行聯合驗收的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同時,打通聯合驗收服務系統和不動產登記系統,實現“驗收即發證”,切實提高聯合驗收的辦理效率和通過率,引導更多企業選擇聯合驗收模式,加快建設項目投產使用。
篤行不怠,工程審批制度改革啟新程
揚鞭奮蹄再起航,擊鼓催征開新篇。除聯合驗收外,今年市建委還將進一步完善系統建設,優化審批環節,加強服務力度,開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征程。
以“簡”為出發點,進一步提升低風險項目審批效能
推進全流程簡易辦理,進一步實施“告知承諾”+“信用承諾”簡化審批條件。對部分項目容缺受理,以承諾書代替用地批準手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合格書和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壓縮低風險項目各類審批事項審批時限,調整優化項目審批流程,精簡審批手續。針對部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探索合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審查,以工程建設方案審批的形式代替工可批復和初步設計批復。探索將低風險項目范圍擴大至城市更新類項目,精確劃分項目分類,對低風險城市更新類項目開展簡易審批程序。
以“全”為落腳點,進一步提高審批智能化水平
推動平臺系統功能銜接,實現多系統功能整合歸并,以“系統之外無審批”的原則,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運行效能和數據質量,進一步推進系統審批事項全流程、全覆蓋。加快更多領域電子證照和電子簽章的開發及運用,進一步提升系統內數據共享和證照應用精準性和完整性,引導部門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業務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配套運行的工作機制,提高電子證照和印章的適用效果,提升數據互聯互通水平。推進工改系統與各部門業務系統深入聯通,實現工改系統與不動產登記、招投標監管、市政公用、中介服務等部門業務系統的對接,充分挖掘大數據潛力,增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管理效能。
以“用”為著力點,創新探索聯合驗收新方式
優化聯合驗收與備案相關流程及程序,按照《關于進一步深化南京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與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精簡審批事項和材料,強化建設、規劃、人防等部門間的聯動配合,壓縮聯合驗收與竣工驗收備案時限。制定單位工程驗收合格后可單獨投入使用的政策,深入調研單位工程的劃分原則,細化工程類別,分析研判多個單位工程分開驗收帶來的影響及解決方案,為開展單獨竣工驗收做好充分準備。推廣政府投資的民生項目“竣工即交付”改革舉措成功經驗,將參與驗收的規劃、人防等各部門加入施工過程服務監管,及時整改問題,提高聯合驗收的效率和通過率,加快建設項目投產使用。
以“并”為關鍵點,進一步強化水電氣一窗辦結
全市政務服務大廳、水電氣營業廳窗口開通水電氣一門報裝,開展外線接入聯合踏勘服務。將“陽光電力”“陽光水務”服務機制延伸至供氣報裝,優化燃氣外線工程行政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開發水電氣聯合報裝模塊,完善審批及服務流程。水電氣報裝與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同步辦理,在工程建設規劃許可階段將項目申報信息推送至水電氣等部門,實現水電氣報裝的 “一體化、一個窗口、一套標準”的全程無感審批,提升水電氣報裝效率。探索市政接入工程涉及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綠化許可、道路挖掘許可等實行全程在線并聯辦理。引導水電氣市政服務企業進一步轉變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加強過程監管,提前服務,切實提高企業滿意度。
以“管”為結合點,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質量
嚴格杜絕“隱形審批”和“體外循環”,落實住建部《關于加強部門信息協同共享整治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外循環”“隱性審批”問題的通知》要求,定期開展企業座談,了解工程建設審批中的實際問題,及時發現及時通報整改。運用好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系統,實行審批環節亮燈預警、數據共享超時預警,對項目開展從立項到驗收全生命周期監管。做好施工圖聯合審查工作及免審承諾制項目抽查管理工作,根據抽查情況適當增大抽查比例,抽查不良信息中加大對相關人員的記錄和懲戒力度,在一定期限內不再豁免相關單位申報項目的施工圖審查,強化個人信用信息與工程設計質量信息形成有效關聯。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加強設計人員職業道德和技術能力培訓,提高職業素養,促進設計人員依法依規開展業務,進一步落實自審承諾項目“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市建委將繼續堅持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審批效能、強化服務意識的核心,探索實施更多突破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干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奮力開創南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局面。
(轉載自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官網)